活性污泥法是一種廢水的好氧生物處理法,是現在常見的廢水處理工藝,活性污泥也包含普通式活性污泥法、氧化溝法、兩段式活性污泥法、序批式活性污流污泥法。它能從污水中去除溶解性的和膠體狀態的可生化有機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懸浮固體和其他一些物質,同時也能去除一部分磷素和氮素,是工業廢水達標排放處理的工藝,活性污泥廢水處理工藝可處理水性漆廢水、電鍍廢水、電泳漆廢水、水性油廢水等工業廢水,今天一一介紹活性污泥工藝的優缺點!
活性污泥基本介紹
活性污泥法是一種廢水處理生物技術,是以活性污泥為主體的廢水生物處理的主要方法。這種技術將水性漆廢水與活性污泥混合攪拌并曝氣,使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分解,生物固體隨后從已處理廢水中分離,并可根據需要將部分回流到曝氣池中。 活性污泥法是向廢水中連續通入空氣,經一定時間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污泥狀絮凝物。其上棲息著以菌膠團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強的吸附與氧化有機物的能力。
活性污泥法是污水生物處理的一種方法。該法是在人工充氧條件下,對污水和各種微生物群體進行連續混合培養,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然后使污泥與水分離,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氣池,多余部分則排出活性污泥系統。
活性污泥是廢水處理達標排放工藝,其中也包含普通式活性污泥法、氧化溝法、兩段式活性污泥法、序批式活性污流污泥法,,企業可以綜合考慮自己的情況,慎重選擇!
1、普通式活性污泥法
1.1也稱為傳統活性污泥法,是從早期一直到現在為止都在使用的傳統活性活性污泥方法。隨著水性漆廢水沿著池長方向的流動,水性漆廢水中的有機物在池內降解主要經歷吸附和代謝這兩個階段,微生物也經歷了從池前端的對數增長,中期和減速增長到池尾端的內源平吸的完全生長周期。
1.2傳統活性污泥系統對水性漆廢水處理效果好,運行也比較穩定,但是存在比較多的問題。比如傳統活性污泥法曝氣池由于微生物的降解效應,呈現前端高、后端負荷低的特點,可能會出現供氧不足的情況,因此進水有機負荷不宜過高,可以采取因漸減供養的方式。
2、氧化溝法
2.1氧化溝又稱“循環曝氣池”、“無終端曝氣池”,平面結構呈現橢圓形環狀,溝內的水性漆廢水沿著環狀溝渠循環流動。這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變型,其將曝氣、沉淀和污泥穩定等過程在一個構筑物內完成。所以水性漆廢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氣渠道中不斷循環流動。氧化溝法由于具有較強的水力停留時間,污水進入氧化溝后立即被大即被大量的水稀釋,因此其具有較低的有機負荷和較長的污泥齡。
2.2氧化溝可以省去傳統活性污泥法的調節池、初沉池、污化池,有些還可以省略二江沉池。同時,合理的氧化溝運行能達到同步脫氮除磷的效果。但是存在占地面積大、產生泡沫多、污泥上浮、污泥沉積、較多的大腸桿菌散發到空氣中、對于BOD較小的水質完全沒有處理能力、同一溝中好氧區與缺氧區各自的體積和溶解氧濃度很難準確地加以控制,導致除磷效果不好等問題存在。
3.兩段式活性污泥法
3.1也稱為AB兩段活性污泥法。其將活性污泥系統分為兩個階段,即A段和B段。其目的是為了充分利用微生物的種群特征,分別為其創造適宜的環境,使得不同的微種群得到良好的增殖,從而有效降解水中的污染物質。據其曝氣池和沉淀池的連接方式不同,其又可分為串聯法和并聯法,后者又稱為強化曝氣法。兩段式活性污泥工藝相比傳統活性污泥工藝,可節省大量的曝氣量,同時少了剩余污泥的產生。
3.2兩段式活性污泥法運行穩定,可以節約大量的曝氣,同時產生少量的污泥,但是A段在超高有機負荷下工作,使A段曝氣池運行于厭氧工況下,導致產生硫化氫、大糞素等惡臭氣體,對除磷脫氮要求很高時,A段不宜按AB法的原來去處有機物的分配比去除BOD55%~60%,因為這樣B段曝氣池的進水含碳有機物含量的碳/氮比偏低,不能有效的脫氮,污泥產率高,A段產生的污泥量較大,約占整個處理系統污泥產量的80%左右,且剩余污泥中的有機物含量高,這給污泥的最終穩定化處置帶來了較大壓力。
4序批式活性污流污泥法
4.1指利用切割時間的方式,將原本需要在幾個池子內完成的進水、反應、沉淀、潷水和閑置五個階段的一整套活性污泥法放在一個池子內完成。
4.2該法具有以下優點:由于采用了完全混合的方式,在一個池子內完成,該方法需要的構筑物和占地比較少維護氣時間短,曝氣效率高,同樣也使得其具有較好的耐沖擊負荷。另外,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藝運行靈活、適應性強;可以及時地根據污水水質的變化調整運行的方式,對脫氮脫磷也有很好的效果。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單體池的體積非常大,且通常算需要較好的自動化控制設備配合,運行管理對復雜。
活性污泥基本組成
① 曝氣池:反應主體
② 二沉池: 1)進行泥水分離,保證出水水質;2)保證回流污泥,維持曝氣池內的污泥濃度。
③ 回流系統: 1)維持曝氣池的污泥濃度;2)改變回流比,改變曝氣池的運行工況。
④剩余污泥排放系統: 1)是去除有機物的途徑之一;2)維持系統的穩定運行。
⑤供氧系統:主要由供氧曝氣風機和專用曝氣器構成向曝氣池內提供足夠的溶解氧.
活性污泥基本流程
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氣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統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統組成。污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進入曝氣池形成混合液。從空氣壓縮機站送來的壓縮空氣,通過鋪設在曝氣池底部的空氣擴散裝置,以細小氣泡的形式進入污水中,目的是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還使混合液處于劇烈攪動的狀態,呈懸浮狀態。溶解氧、活性污泥與污水互相混合、充分接觸,使活性污泥反應得以正常進行。
第一階段,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活性污泥顆粒吸附在菌膠團的表面上,這是由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積和多糖類黏 性物質。同時一些大分子有機物在細菌胞外酶作用下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
第二階段,微生物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吸收這些有機物,并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供給自身的增殖繁衍。活性污泥反應進行的結果,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活性污泥本身得以繁衍增長,污水則得以凈化處理。
經過活性污泥凈化作用后的混合液進入二次沉淀池,混合液中懸浮的活性污泥和其他固體物質在這里沉淀下來與水分離,澄清后的污水作為處理水排出系統。經過沉淀濃縮的污泥從沉淀池底部排出,其中大部分作為接種污泥回流至曝氣池,以保證曝氣池內的懸浮固體濃度和微生物濃度;增殖的微生物從系統中排出,稱為“剩余污泥”。事實上,污染物很大程度上從污水中轉移到了這些剩余污泥中。
活性污泥運行條件
① 水性漆廢水中含有足夠的可溶性易降解有機物;
② 混合液含有足夠的溶解氧;
③ 活性污泥在池內呈懸浮狀態;
④ 活性污泥連續回流、及時排除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濃度的活性污泥;
⑤ 無有毒有害的物質流入。
活性污泥影響因素
a. BOD負荷率:需氧量是從廢水的BOD5及每天廢棄的活性污泥量來進行估算。
b. 水溫:水溫對反應的活性有影響。
c. pH值:不同pH值下污泥反應的活性不同。
d. 溶解氧:廢水的好氧分解過程中,必須有氧的參與。微生物利用氧分解有機物以產生高能量化合物供新細胞合成和進行呼吸作用。
e. 營養平衡:大量的工業廢水中缺乏氮、磷等營養元素會使處理效率降低。
f. 有毒物質:雖然廢水中有毒金屬及毒性有機物的濃度不會太高而影響污水處理廠的運行,但若不在預處理中將其去除,仍有可能產生兩不良后果:揮發性有機物會從曝氣池中逃逸到空氣中,而造成空氣污染;有毒金屬可能沉淀進入廢棄污泥,使其成為有害污泥。
以上是活性污泥水性漆廢水處理的基本介紹,如果您想了解新型
水性漆廢水處理每噸僅需10元的新型環保技術,可撥打京上環保彭經理:18550552208,期待您的來電!